入秋后的“秋老虎”,加上时不时来的一阵雨,使得不少人感到身体潮热、困顿乏力,吃东西也食欲不振、口中乏味。暑热未散、湿邪尚存,容易耗气伤津,疲乏秋困,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。这个时候,做好饮食调理健脾除燥、补脾祛湿非常重要。
黄芪扁豆粥作用:补益脾胃,祛湿解乏
江苏省中医药学会“营养”“养生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王者体育直播app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项华介绍,“秋老虎”阶段,暑热未散、湿邪尚存,比较容易耗气伤津,导致疲乏秋困,也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,所以这段时间应补脾气、祛脾湿。他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黄芪扁豆粥。
项华介绍,苏轼曾在自己的诗中提过,自己谪居密州,大病初愈时,就用黄芪煮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。黄芪配伍扁豆,能够增强益气化湿的作用,而且这道粥有淡淡的甘味和豆浆的香味,非常适合这个节气来调理身体。
原料:黄芪10~15克,白扁豆30克,粳米50克。
做法:将黄芪、白扁豆、粳米一起煮粥喝,可以补益脾胃、祛湿利水。
三豆汤作用:解暑利湿,健脾益肾
项华介绍,解暑湿,有个著名且实用的方子——三豆汤。
“三豆汤最早出自宋代医学著作《朱氏集验方》,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的著名处方。由绿豆、赤小豆、黑豆组成,绿豆、赤小豆有清热解暑、利湿的功效,黑豆可健脾益肾。绿豆是寒凉之物,黑豆对其寒凉性有一定的平衡作用。”项华介绍。
项华说:“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,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来说,喝这个汤也是可以的。体质偏寒者可用红糖代替冰糖来饮用。”
原料:绿豆、黑豆、赤小豆各20克,冰糖适量。
做法:1.绿豆、黑豆、赤小豆先浸泡30分钟左右;
2.将三种豆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清水,大火煮开后,转小火慢煮一个小时左右,至豆子开花后放入适量冰糖(红糖)煮5分钟即可。
药膳瘦肉汤作用:健脾和胃,理燥祛湿
项华还提到,脾和胃在人体内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,但中医讲脾不离胃,讲胃不离脾,脾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。
“胃就像一个仓库,负责储存和腐熟食物,脾则是个运输公司,负责运化,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。”项华解释。
中医认为,如果脾胃功能不强,就会引发很多疾病,例如,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,供养心脏,一旦脾出现问题,不能益气生血,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,引发失眠甚至心脏疾病。
只有脾胃功能强了,肺气才旺盛,才能协助心脏保护全身。
最近天气依然闷热,感到身体潮湿、食欲不振、乏味的,这道药食同源的食材与瘦肉搭配的炖盅,具有健脾和胃、理气燥湿的作用,一般人群都可食用。
原料:炒白术10克、党参6克、茯苓8克、陈皮5克、瘦肉100克、生姜两片。
做法:1.瘦肉先洗净,剁成肉末备用;
2.炒白术、党参、茯苓、陈皮装入药膳包内,和肉泥一起放入炖盅;
3.炖约40分钟,加盐调味即可